2014年国内外货币环境即将发生的变化,可能促成人民币汇率、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加快。由于央行常态化管理方式,进入市场买卖外汇兜底,制定偏离交易价的中间价,导致2013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预期被人为地放大,一些指标显示人民币汇率已经比较接近均衡水平。央行退出常态化管理,让市场供求
隋朝是中国皇权历史长河的一个中点,如同秦朝是一个开始;隋与秦都极其短暂,人们也常常将隋炀帝修凿运河与秦始皇修建长城相提并论,“凿通济渠,役丁死十四五”。从历史角度来说,年轻气盛的隋炀帝以隋朝政治经济的崩溃奠定了隋唐第二帝国的庞大格局,这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隋炀帝刚刚执
长期以来,在有关高等教育的问题与改革的讨论中,几乎总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办学自主权。似乎只要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中国大学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11月27日同一天曝出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长腐败案和厦门大学文学院长艳照门也许提供了不同的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
【编者按】新航道开辟以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把持了西半球的霸权,也就此奠定了一个由白人统治的世界格局。但他们对掠夺的巨量财富没有善加利用,只是用来装饰房屋,或者维持奢侈生活。终于到了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等国加入开发美洲行列,历史将开始新的走向。英国法国在十七世纪初
内容提要:法官与当事人在事实阐明问题上的权限分配是民事程序设计与比较法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这主要体现在民事程序的结构设计上。根据各国民事诉讼结构的不同,可将全球民事诉讼的审理模式分为三类: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罗马式审理模式、美国的Trial审理模式以及德国的主审理模式。德国的
摘编:发达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完全是病急乱投医,并不能真正医好经济肌体的疾病。目前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使发达经济体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会使股市债市楼市泡沫越吹越大,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和泡沫破灭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一旦松动或放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则势必引发股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需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
中国陈家湾——在中国,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始于像陈家湾这样处于农业中心区的村庄。葛松青(GeSongqing,音译)和邻居地里长出的农作物,最后不是进了他们的厨房,就是送到本地市场,然后再从那里运输到其他省份。这些是中国烹饪中用到的主要作物:大米、白菜、胡萝卜、萝卜和红薯。但他们的
随着中国社会建设的加快与深入,社会建设本身的“文化性”却成为相对“薄弱”、“空缺”的问题。社会建设中有“文化性”吗?值得我们追问、探讨。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社会建
一民主社会主义在俄国:关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统”问题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俄国反对派运动中出现社会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对立,在政治理论上就是“政治自由”与“人民专制”的对立。在1890年代,双方的阵营曾经壁垒分明。社会民主党人曾经与自由主义结盟反对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事关民生,更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正确执行刑事法律,依法严惩关系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的刑事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一、食药安全犯罪司法治理的基本情况(一)总体情况
2013年的11月23日,乌克兰全国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追悼80年前大饥荒中殒命的数百万同胞。曾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上世纪头50年爆发过三次大饥荒,其中以1932年至1933年最为严重,此次饥荒因斯大林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根据近年披露的克格勃档案,学界估计饿死人数约在700万-1000万人左
内容提要:根据对现代契约法基本矛盾的不同立场,契约法正当性理论分为道义论和目的论两脉。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合理论证被普遍认同的契约法基本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理论根基都是单一主体:前者是单一的抽象化原子论的主体,后者以单一的情境化交互性主体为基础。以具有双重属性的主
【摘要】一般认为,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的概念都包含双重含义,但由于两大法系在诉讼理念、诉讼结构和具体的诉讼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它们各自的证据责任理论也明显地展示出其鲜明的个性。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理论具有层次性,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理论则是整体性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含
法律的威严离不开稳定,人们不可能对变化无常的法律产生信任。但是,“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意见常常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前面的,我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缺口的接合处,但永远存在的趋势是要把这缺口重新打开。”[1]古罗马人在解决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矛盾时,显示了卓越的法律思想和高
【摘要】作为法经济学的本体性应用和检验,本文对由法律本身的特质所引申出来的关于法律诸要素的内在涵义及其实践问题予以说明。通过对当前人类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这一新的时代特征进行哲学(认识论和主体间性)和经济学(科斯社会成本理论)的分析,揭示出全球化下法律关系的新特点,即法律
摘要:作为相对独立存在的认知加工系统,直觉与“理性—分析”系统共同处理各种信息。直觉机制以自动化方式发挥先行的加工作用,在信息不充分和判断不确定情形中,为理性分析提供基础。在司法过程中,直觉通过获取法条、形成初始结论为法律推理提供前提,逻辑自动化型直觉还可以省略认知过程
内容提要:本文是作者在民转刑案件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作者在对该类案件服刑人员的访谈中发现,即使司法判决所依据的法律事实清晰,服刑人员仍具有普遍的“冤屈”感。文章认为此类冤屈感产生的根源在于案件当事人对纠纷事件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一套正义观之上,即“俗民正义”。俗民正义与
【摘要】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内生之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一般私法,其与市民社会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方面,民法是市民社会内在价值的法律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市民社会构成民法的理论前提与社会根基。因此,深人探析并正确理解市民社会,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法发达所需要的社会根基,也有助于
核心提示:未来20年,中国仍是全球资源需求第一大国。继中国之后,东盟和印度将成为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拉动者,特别是东盟,其需求增长将快于印度。二者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在5~10年内与中国高位运行的铁矿石需求相叠加,也与铜和铝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叠加,对中国境外资源供应